礼仪的最高境界是相互尊重——听台湾专家许毓麒谈礼仪有感
2017-09-07 10:19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全书林 点击量:
8月31日,台湾双和医院专家来我院交流指导工作,三位教授专家分别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规划教育、台湾医院管理之现状和医院的服务礼仪等方面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台北医学大学双和医院事业发展部的许毓麒管理师所讲的“医院服务礼仪”。
许毓麒,毕业于台湾双叶大学设计研究所,曾任安徽省合肥丹凤朝阳妇产医院医品部主任,观光导游协会“国际礼仪”课程讲师,摄影、插画、平面设计等课程讲师。
第一眼看到他,觉得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可一站上台,一开口说话,便被他强大的气场所吸引。特别是他的开场白介绍自己时,说在学生时代,有一次考试为了赶时间,写名字时偷工减料,最后老师点名时,喊到“许每鹿”!一时,台下一片笑声,瞬时拉近了我们和他的距离。他从硬件设施、软件网站、颜色管理、语言等方面阐述了做为医院提供服务的重要性,还强调了服务人员外型、环境、设备使用、气味、音乐、空调、人员的态度做为有形的、视觉感官的和无声的、心理层面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他提出的“能为人服务,比被人服务有福”理念,让我们对于医护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角度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是啊,健康是无价的,我们还能服务于别人,证明我们是健康的,试想,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您愿意躺在床上接受别人的服务还是健康的站着,去为别人服务?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在为患者服务的时候,也会多了一份从容吧!
我不禁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的一则新闻。一对中国夫妻带着自己6岁的儿子前往美国洛杉矶度假,最后一家三口却携手登上了各大新闻。原来一家三口上飞机之后,父亲带着孩子和一位日本籍华裔小哥坐在一侧,孩子紧挨着小哥。而自从飞机起飞,孩子对于小哥的骚扰便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不仅坐立不安,而且叽叽喳喳;不仅叽叽喳喳,而且上蹿下跳;不仅上蹿下跳,而且对小哥拳打脚踢……小哥礼貌的请求孩子父亲能否管教一下孩子,结果却被孩子父亲无视。于是这位小哥在做了3个小时的“人肉沙包”后,终于忍无可忍,大骂了熊孩子的这对熊家长。没想到的是,熊家长的反应却比“沙包小哥”还激烈,熊爸爸隔着中间自己刚刚6岁的儿子,掐住小哥的脖子扭打在一起,直到乘务员赶到将两个人分开,并把这对父子的座位换到了前排。
飞机落地后,在飞机出口处迎接熊孩子一家的执法人员包括:FBI、机场安保、边防安全等20多名执法人员。原来在飞机上发生肢体冲突后,机组人员就将该情况以“威胁全机乘客生命安全”为由通报给了机场的工作人员,随后机场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了FBI。发生冲突的双方被带走调查,因为熊孩子的父亲先动手打人,美国海关以故意伤害罪拒绝熊孩子一家的入境,并于次日凌晨遣返一家三口出境。
我想,这个后果,恐怕是这个熊孩子家长万万没有料到的吧?事已至此,无论再说什么,再做什么,恐怕都于事无补。且不谈教养素质之类的话题,仅仅是一个该有的礼貌,我相信他们都没做到。
中国素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在大力提倡文明社会的今天,可环顾四周,我们身边却不乏不文明的表现。就说说在我们身边吧,无论大会小会,尽管主持人一再提醒,中途总会有一两个人的手机突兀地响起,有时铃声还特别劲爆,让人很不舒服;有些办公室,只要没有领导在,一些人就会翘着二郎腿,抽烟、嚼槟郎;食堂就餐时,很多人一见到好菜,新鲜水果,便一拥而上,盘子都堆的像“小山”一样高了,还在不停地往盘子里夹菜.....
我听说了台湾双和医院的教授在我院科室查房的表现,其中一个细节,很让人感动,在体查病人之前,先向病人微微欠身,行个礼,体查完后,顺手就把床边的四角方凳放在床下,避免其他人被绊到。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一个习惯而已。可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出于内心对病人的尊重,真正地把病人当病人,而能做到相互尊重,便是礼仪的最高境界。
做为医院的一员,每名职工如果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礼貌待人,文明处事,做好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我相信,医院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