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杏林撷萃详细

天门山游记

2017-06-19 11:23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暗 香 点击量:

 

      出吉首城向西沿著名的湘川公路(国道319线)走约800米,你会看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穿城而过,将湘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高达21层的电网调度大楼与其对面的健身坡分开,使之隔河向望。
      健身坡又称天门山,原名高坡。因其上山之路系一些热爱生命的人们乐捐修建而变成了人们闲时健身之佳所而得现名。
      到吉首工作的这些年,一直不曾想到应在繁忙的工作中,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五月的第四个双休日,我决定去健身坡一“游”。
      东方露出鱼肚皮,我出了门。初升的太阳犹如一尚未睡醒的孩子,扯住一块块云朵儿仍把自己遮盖的严严实实。
      我顺着山势拾阶而上,在热心人捐资修建的水泥台阶上一步步向坡顶攀登。此时的健身坡早已是游人如织,男女老幼上下来去,都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片刻宁静。
      我用了十余分钟的时间,走完了约500级台阶,便来到高坡的第一个山坳。就在这个山坳处,你会突然发现有一座8米高的纪念碑默默耸立在山冈上。细观之,在石碑的正面书有“抗日将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石碑的左右两侧分别书有“八表风烟诞龙虎”“一亭血泪奠江山”的对联一副,碑背面刻有“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在碑座的三面分别篆刻了39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湘西籍好儿男的名讳,从碑记了解到此纪念碑始建于民国四十年代初,原址位于吉首市马坡岭,后因城市扩建被拆毁,直到2001年恢复于此地,也算是对死者的一种安慰和对前人的一种尊重。
      绕过纪念碑拾阶而上,在计45级台阶的高处,建有一约20平方米的小屋,是亭非亭,正门上书“憩园”,进门两侧的门柱上有一草书写就的对联一副,笔力刚劲而不失飘逸之象,上联曰“高坡松柏翠,白云渺渺连西楚”下联为“坡脚渔舟,碧水悠悠接洞庭”,上下联巧妙地将“高坡”二字镶在其中,对仗工整,令人神思荡漾。进入“憩园”,可见两壁各镶颂碑六块,多以诗的形式,记述了高坡如何由一个冷清而无路可攀之地因热心人乐捐修路而变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健身、情趣、励志的生命乐园变迁史。
      出憩园再登阶而上,道路蜿蜒曲折。回头望,但见原那高耸入云的湘西电网调度大楼突然间变得那样渺小,不知不觉中已被我“踩在”脚下了。这一看似偶然的发现,促使我决定登上极顶看个究竟。
      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第一个峰顶放眼西南时,却见山峦叠翠峰峰相拥,连绵不绝,原来是这高坡顶上峰外有峰,人气盈燃。于是,我怀着一种好奇,从高坡第一峰转道第二峰,再从第二峰爬到第三峰……,整个人已忘却了累而全然陶醉在这绿色之中了。此时的峰顶,薄雾缭绕,流光不时从密密的叶缝中挤进来,透射到我脚下由无数松针败叶铺就的小径上,如点点繁星般撒落在地。微风吹来,身边小树摇曳弄首,阵阵清爽沁人心扉。林间不时有飞鸟从我头上相互追逐而过,带来了一段民间版“梁祝”爱情神话……
      我在林间鸟语花香中流连,一路贪婪地吸吁着新鲜气息,在不知不觉间登上了这里的最高峰。居此峰顶,极目远眺,始有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其实我早将自己融入这美丽的大自然了。
      2小时后,我决定不从原路下山,改从东沿黄连洞经长坪至夹脚岩一线已铺就好的水泥路顺阶而下。这时,山上薄雾已悄然而散,不知所踪。太阳掀掉遮盖在其身上的云朵,大胆地眷顾起大地。途径之处,但见松针吐蕊,青绿相间,生气盎然。众生灵在阳光沐浴下都已苏醒,山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背水的、健身的、吊嗓子的各有乐趣,甚是和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话真的不虚。当我看着立在路边这一块块刻有乐捐者姓名的石碑时,脑子里总有一种遗憾缠绕着,为了这条“健身路”,个人的乐捐与政府的投入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人民提供最便宜的吃饭,最便宜的看病,最充分的就业,最安全的居住环境和最佳的娱乐健身场所,原本就是政府的事,但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更多以乐捐者名义集资修出了这条路。透过刻在那一块块“功德碑”上的密密麻麻的捐资者名的背后,依稀发现我们政府工作的缺位与迷失。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