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杏林撷萃详细

继承遗志,砥砺前行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017-06-02 11:22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田茂友 点击量:

 

      大巴车在贵州的天路上“艰难”地爬行,沿途的城市几乎都被我们“踩在”脚底。新鲜的空气、绿色的山岭与清清的河水、美丽的鲜花构成了多彩贵州的绚丽画卷。人在画中行,自然是心旷神怡,几欲高飞。

      当大巴车把我们拉到贵州息烽县6公里以外的息烽集中营纪念馆时,我们每一个参与组织活动的中共党员都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息烽集中营(1938年)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它与“白公馆集中营”(1938年)、“渣滓洞集中营”(1939年)、“上饶集中营”(1941年)等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息烽集中营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息烽集中营由设于阳郎坝的本部和附近山中的玄天洞囚禁处组成。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山里有湖、有洞,地形隐蔽险要。其中,本部占地57000多平方米,除有一道外围墙外,还在营内砌了内围墙,把监房和管理人员活动场所分开。监舍设监狱。按“忠、孝、仁、爱、信、和、平”分为七个斋房设在内墙内,另有关押女犯的“义斋”和关押特殊人员的“特斋“在内墙外,九个斋房共有监舍52间,内墙外大树参天,环境优美,还有一个波光粼粼的明心湖,湖上有亭、桥横贯,军统局借此把集中营伪装成一个修养场所,把在押犯人叫修养人。这里被囚禁的人员主要是被捕的共产党员、抗日将领和社会各阶层的爱国知名人士。
      玄天洞囚禁处,深藏于高山峡谷中,系一自然天成的洞穴,洞口成上元下平的的半圆形,洞顶最高处15米,最宽处54米,进深130米,洞内面积3400平方米。因其地势险要,岩壁陡峭,偏僻难寻,人迹罕至,便于隐藏而成为国民党军统关押“重要”犯人的秘密所在地。1938年10月至1946年7月,杨虎城将军与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曾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关押了八年。
      彼时,军统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为"小学"、重庆白公馆监狱为"中学",因息烽集中营所关押的是从全国各地押来的"要犯",所以被称为"大学"。而“留学”则是“处死”的黑话。
      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了1200多名中共党员、进步人士或异见人士。其中,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的有600多人,释放仅140余人,失踪(下落不明者)多达400余人。直到该集中营撤销时,尚有72名“要犯”被关押至设在重庆歌乐山的军统重庆集中营,先囚于渣滓洞监狱,后转押白公馆监狱大部分亦遭杀害,其中著名烈士有杨虎城、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许晓轩、宋绮云、宋振中(小萝卜头)。
      机关支部18位新老党员,在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前的广场上,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然后跟着讲解员,循着无数先烈们几十年前在这里留下的斗争足迹,再一次感受了烈士们对信仰的坚守、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人民的那种大爱。看着烈士们一张张坚毅的遗容,听一听他们在监狱拘押时的斗争经历,再默念一下他们对党留下的遗言,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震撼。真正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和烈士们为了捍卫信仰而宁愿站着死,不愿苟且生的壮举。须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这些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缅怀英烈的目的就是要学习英烈,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奋斗,继续前行,直至解放全人类。
      站在党旗下,面对烈士的英灵,我们重温入党誓言,至少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锻炼自己,让我们的一言一行无愧于党员的称号。
      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初心”者,“本意”也,说白了,就是当初最高的人生目标或理想。佛经《华严经》有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要我们一丝不苟地坚持“本心”去除尘世间浮躁与诱惑,回归本初之美,向善之美。习总书记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本意,要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的一刻,你那“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不忘初心”要求每个共产党人都应牢记誓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不动摇。“不忘初心”要求我们必须“忠于初心”。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充满自信,坚定不移。《诗经》有言:“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细细体味此言,其中的确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自古以来,几乎哪一个都有良好的开始,却少见一以贯之、善始善终者,只有将理想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教导。始终铭记缘何出发的信仰,不改坚守志向的信心,不仅做一块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更要做坚定实现“中国梦”一块磐石。
      二要忠于信仰,至死不渝。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对事实、价值观或其他值得信赖的人、信念或事物的坚定信念。信仰就是关于相信某人或某事物。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仁爱、和谐、真诚,即爱和真。我们直接信仰天性,是因为这里面有来自大地母亲的光。儒家说的仁爱,释家说的和谐,道家说的真诚,都是对人类先天本性的礼赞。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带领全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96年的沧桑岁月和战斗历程,就是一部共产主义奋斗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在中国大地迎风飘扬,引领中国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地求解放、谋幸福,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人民的命运也为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许晓轩烈士,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小说《红岩》主人翁许云峰的原型。他在1940年4月不幸被捕后,辗转关押于白公馆看守所、息烽集中营。狱中,许晓轩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机智勇敢,曾多次挫败敌人阴谋。在息烽监狱时,他和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等一起反对狱方制定的“连坐法”并取得胜利。在其英勇就义时,他那句“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 的遗言,不禁让我热泪盈眶。我想,一个共产党员,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丢掉自己的信仰,始终保持对组织的绝对忠诚和对自己的信仰无比坚定。这样的人是何等地伟大壮烈,堪为我们今生学习之典范。
      15岁就投身革命的红军老战士曾志,曾追随毛主席上井冈山,是我党革命斗争早期为数不多的女干部之一。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倾路线”的迫害,曾志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严厉的党纪“处分”,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错误批判。“文革”当中,曾志的第三任丈夫陶铸被迫害致死,曾志自己也被错误批判,遣送到农村劳动改造。对此,她不埋怨、不消极。她常说:“我是自觉参加革命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为当官、为名利地位,当普通老百姓,仍是共产党员,也能做贡献。”当女儿问她对这段遭遇的看法时,她满怀深情地说:“革命不是靠个人感情和恩怨,而是出于信仰。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道路无怨无悔。”这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这个世界上的铮铮誓言,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宝贵生命的付出,才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认同,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 
      三要“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所谓“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语出《汉书•叙传下》:“乐昌笃(dǔ)实,不桡(ráo)不诎(qū)。所谓“赴”,即到(某处)去。“继”:指接着,跟上。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继续做前人没有完成的事业。如海浪一波紧随一波般,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中国共产党自她成立的那天起,就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全国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从来就不曾屈服过。透过许晓轩烈士在息烽集中营留下来“宁关不屈”的遗信,我们看到了他那颗对党忠贞的心。读一读夏明翰烈士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为了信念和理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铮铮铁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奋斗牺牲,我们中国共产党才会在艰难困苦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四要“敢于革命,争取胜利”。“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解决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它不仅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而且是政治行为的最高行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因此,真正的共产党人从不惧怕革命,而且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因为他们懂得“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仅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也是如此。现阶段,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是评价一个党员是否不忘初心、敢于革命、继续前行的试金石。维护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问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核心问题。在利益问题上,我们尤其要向先烈们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只能获得制度和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而不能有制度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我们要反对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与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对党的宗旨坚持得怎么样,主要是看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如何。如果天天喊着为人民服务,但又不安心本职工作,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本职工作不称职,那就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每个党员都应立足本职工作,奋发进取,忘我工作,脚踏实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尽职尽责。只有这样,今天的我们,才能对得起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已经牺牲自己生命的先烈们。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