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方能敬业
2016-06-21 11:23 本文来源:原 创 作者: 艾 北 点击量: 5
古人劝学,多把学习作为提高内在修养、改善自身气质的要领,大而言之就是“提高人的文明素质”的意思。这种理解本身并不消极,但如果就此打住,将学习视为无关他者的独立行为,甚至陷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空疏状态,好学的积极意义将沦为无为之举,造成“做事”和“学习”不相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学习,不仅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还要把学习作为提高本领、精于实干、创造业绩的重要前提,甚至把学习作为全党认识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阶梯。刻苦学习是好学,埋头苦干是敬业,两者相辅相成。好学能增强敬业能力,敬业可增强好学动力。好学与敬业,类似于“理论和实践”,并且更具体更生动。
真正的敬业不仅是一种态度,还得体现能力,干出实绩。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情况瞬息万变,不学无术难以想像可以做到敬业。如果职业与学问有关,敬业与好学的互动关系自可一目了然。一个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学无术,碌碌无为,抄袭剽窃,除了助长歪风,又谈何敬业?作为教授,即使几十年如一日地诲人不倦,但其知识不常学常新,一辈子一词不变地对着不同学生念着同一讲义,这种“敬业”意义何在?有一种情形尤为可怕。一名医务人员,如果对学习不以为然,对知识不求甚解,不管以前基础多好,都会沦为害人害己的庸医。
“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党执政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症结就在于学习不够。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曾经指出,很多领导干部没有认清“学习不够”不是一个小缺点而是一个大问题,总是把“学习不够”当作犯错的万能借口。这从一个角度道出了好学之风对为官之道的促进关系。
学习需要自觉。“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人们不乏敬业需要好学的认知,但操作上存在问题。敬业可以通过加强激励约束,可以大力引导,但对于学习,大家通常认为,要自觉,但不好管。所以在实践中强抓敬业,同时放松学习。
学习需要制度。各级党委成立学习中心组,制定并落实好学习制度,对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生产和服务部门制度实践中,对操作流程严加规范之余,对学习制度的要求深度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扩大学习概念,丰富学习活动,坚持学习不限于阅读、但又不脱离阅读,推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全面发挥制度在促进学习中的约束激励作用,使业务人员不学不行、不得不学、乐有所学、学有所成。
好学使事业之树常青。在人们意识里,“姜是老的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受人爱戴的行业敬业模范,都具有好学品质,追求新知,孜孜不倦,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把好学与敬业有机结合,从而保持强盛的敬业奉献能力。
好学方能敬业,道理浅显易见。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医院、学习型社会,好学与敬业应该贯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