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杏林撷萃详细

爷爷与《卖报歌》

2016-02-22 10:49 本文来源:原 创 作者: 李 舟 点击量: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音乐家聂耳作曲,安娥作词。歌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我从小在我爷爷的身边长大,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教会我唱的第一首歌便是《卖报歌》,记得当时爷爷唱一句我学一句,爷爷教得认真我学得认真,再加上这首歌曲调动听、歌词朗朗上口,因此几遍过后我便能熟练地把这首歌完整地唱出来了。那时幼小懵懂的我只是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却不明白歌里唱的那些个卖报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怎会这般可怜?也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教我唱这首歌?而且爷爷为什么每次唱这首歌的时候眼里都会闪着泪花?
      后来长大些我才渐渐明白,爷爷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12岁就进城做了童工,期间也曾卖过报纸做过报童,因此,爷爷对《卖报歌》里报童卖报的艰辛与生活的凄凉是能够真正感同身受的。记得爷爷当时教我唱这首歌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他当报童卖报的时候的状况,就和歌里唱的报童的情形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爷爷当时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一个在乡下虽贫寒却因为有亲情而温暖的家。
      爷爷说他做报童卖报的时候,这首歌很多小孩子都会唱,大家把这首歌作为精神力量,因此就算吃不饱,睡不好、大风大雨里跑、走不好,滑一跤......这些都没什么,都只是暂时的,因为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所以大家坚强着、乐观着。
      在爷爷后来的讲述中,我能想象得到,1945年的湖南湘西某县城,一个衣衫褴楼、个子矮小、面容清瘦的小报童在沿街叫卖着报纸。爷爷说他当时所卖的报纸是国民党管辖之下的《湘西日报》,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报社门口等派报,报纸卖完了才能吃上饭,若没卖完就没饭吃,还得挨社长老板的毒打。爷爷当时只有12岁多点,在报社里面年纪最小,加之长期营养不良,因此常常受到社长老板和其他个别年长报童的欺负。在这期间,爷爷受到过社长老板的毒打、扣工钱、其他报童“抢饭”、“抢生意”等等不平的遭遇。爷爷多次想着辞职回家,但一想着大哥已远走他乡,作为次子的他得顶替大哥挑起整个家的重担,得多挣工钱好维持这个家的生计,尽可能地减轻父母的负担,以便年幼的弟妹生活能过得好一点。于是他咬咬牙,忍了,继续坚强、乐观着做着报童卖着报,终于在4年之后的秋天,也就是1949年的9月,迎来了家乡的和平解放。解放后,报社被共产党接管,爷爷当时已16岁多,不再是旧中国受苦受难的报童,而是一名新中国的印刷工人了。再后来,爷爷因为工作努力、勤奋,入了党,做了多年报社的主要负责人,收获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我相信这期间,《卖报歌》给予爷爷的精神鼓舞是不可磨灭的!
      一首好歌就是一股正能量,我始终认为,《卖报歌》就是一股正能量,他激励着我们几代中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乐观、坚强,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挫折所屈服,因为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阴霾的天空总有云开雾散时!
      现在爷爷已离世十多年了,我也已是准备要做父亲的人了,将来我会把我爷爷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把《卖报歌》教给我的孩子唱,让他(她)和太爷爷一样,做个坚强、乐观的勇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正确的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进!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