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杏林撷萃详细

过 年

2016-02-05 16:16 本文来源:原 创 作者: 周长飞 点击量:

 

      透过窗外飞舞的雪花,才意识到新年到了,听听渐渐临近的爆竹声,过年啦!
      在我父母那一辈人的记忆里,过年有着别样的情感。冬天总是那么寒冷,鹅毛大雪常常下个不停,厚厚的积雪将田野铺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雪地里挖出来的白菜一碰就碎了,萝卜冻得刀都砍不动。但新年火红的灯笼和对联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耀眼,浓浓的年味给了他们温暖的回忆。父亲最难忘的就是去拜年,十来个男孩子约在一起,一路打打闹闹就到了姑爹家。中午他们在池塘里滑冰,下午围一大桌子吃饭,其实吃的很简单,在桌子正中央摆着一条大鲤鱼,香喷喷的让人直流口水,荤菜很难得呀!他们心里明白这鱼是万万动不得的,主人家即使再客气也不能吃,因为那个年代实在买不起第二条鱼,鱼是图个吉祥年年有余的意思。开饭的时候一群小伙伴都非常认真地吃着,筷子都小心地绕道夹菜,但眼前的那条鱼实在太诱人了大家直咽口水,最后不知道是谁发现鱼破损了一点,似乎有谁已经动了筷子,于是一群男孩子一拥而上瓜分了那条鱼儿。爸爸说那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多年后姑爹不在了,这群老男孩凑到一起还会提起当年的那顿大餐,尽管心里都有些于心不忍,但都不承认是谁最先动的筷子。这是那个年代的味道,也是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我小时候渴望过年,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大人们在新年里为各种事情忙碌着,小孩子们有吃有玩,凑凑热闹捣捣乱。每逢过年,父母从腊月就开始忙了,腌制腊肉、做年糕、油炸麻花……浓浓的香味能飘散很远。年三十凌晨三四点,家里的柴火灶就燃起了旺旺的火苗,蒸笼呼呼冒着白烟,躺在被窝里的小孩子就知道这是张罗年夜饭啦!随着锅碗瓢盆叮咚作响的声音,大家也陆陆续续地起来帮忙了。下午的团圆饭四世同堂,放完鞭炮,爷爷奶奶动了筷子后大家就开始敬酒,几代人的感情就在这个时候释放交融。晚上的春节晚会是长辈们的饭后甜点,尽管电压常常不稳定,电视里飘动的黑白画面却阻挡不了一家人欣赏节目的热情。我们吃完饭就跑开了,全村的小孩点起灯笼,排起长长的队伍挨家挨户地串门,待到午夜十二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声一齐响起时,便预示着辞旧迎新,来年五谷丰登,顺意吉祥。这温馨祥和的情景便定格在了我儿时的记忆里。
      如今父母老了,远隔千里,团聚不易。女儿上了幼儿园,也许“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真热闹,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这样的童谣对于她而言有些陌生了。记得陪着女儿去吃肯德基,可我怎么也啃不出儿时的味道,但这却是她童年里的味道。时光变换,风景变迁,不变的是对年味的怀念,过年了真的很想念家人啊,直到看见央视的公益广告,“别让关爱来得太晚”这样一句朴实的台词让我泪流满面,于是我决定带上家人,工作再忙,路途再遥远,也要常回家看看!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