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杏林撷萃详细

医 魂

2014-11-14 15:26 本文来源:原 创 作者: 张道润 点击量:

 

    一座神奇壮观的中国南方长城,
    阅尽了天下的沧海桑田。
    一重巍峨葳蕤的武陵山脉,
    感悟了人世间的大医大爱。
    满腔热血的“州医人”,
    一代接一代默默地做出贡献。
    他们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大夫为榜样,
    用“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的献身精神作支柱。
    长年累月救死扶伤,
    日以继夜呵护生命。
    冒着风险为患者实施切除脑瘤、修补心脏、断腕再植等高难度手术,
    承受压力用精湛技术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
    他们始终把解除群众疾苦当成自己的神圣天职,
    将医病、医身、医心和护精、护气、护神当作是崇高使命。
    事业执着的“州医人”,
    秉承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理念。
    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
    超负荷工作也无悔无怨。
    近几年来,
    年均门诊诊疗56万多人次、出院患者48000多人、住院手术14300多台。
    多少人连续工作12小时不下岗,
    多少人诊疗患者任务未完成不进餐。
    富有仁爱之心的“州医人”,
    立足本职、放眼世界。
    多次参加国家援外专家医疗队,
    走遍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科威特、加纳等国家的土地。
    全心全意为广大非洲人民健康服务,
    创造出令国人骄傲的业绩,
    展示了中国医疗专家的风采,
    博得黑人兄弟的称赞,
    为伟大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雪域高原的西藏,
    “州医人”参加湖南省援藏医疗队。
    肩挎药箱、身骑骏马,
    常年送医送药上门,为曲水、米林两县的农牧民防病治病,
    把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送到了藏族同胞的心窝里。
    惊世汶川大地震,
    牵动着“州医人”的每一颗心。
    接到上级命令,应急人员立即驱车日夜兼程前行,
    抢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一线。
    送去了救命药物和饮水食品,
    运回都江堰人民医院的是急待手术的危重伤病患者。
    吃住在救护车上,
    穿梭在危险地带。
    时间就是生命,
    分秒从不耽误。
    为了灾区人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州医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勤劳奋斗的汗水都融化在灾区人民的心里。
    可敬可爱的“州医人”,
    无论在灾区还是在医院,
    严格遵守医疗行风“九不准”,
    拒绝“红包”、谢绝宴请。
    为表达感恩的心,
    不少出院患者送来一面面金光灿烂的锦旗。
    每面锦旗好像是无数幸福的笑脸,
    每个笑脸好像都在回报护士、医生。
    有些患者和家属献上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字里行间,
    洒满着敬爱和激动的热泪,
    散发出温馨和谐的芬芳。
    奋发图强的“州医人”,
    现已壮大成1800多人的团队。
    聚集着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230多名专家、教授、学者,
    知识密集、名人荟萃,
    精英辈出、成果显赫。
    他们专攻医学、医教、科研、保健的堡垒,
    共筑攀登医学高峰的梦想。
    为党为国引进新技术,
    为众为民开辟新天地。
    刻下金子般的诺言,
    驾驭医学科学的巨轮,
    乘风破浪驶向充满希望的彼岸,
    信心百倍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敢于担当的“州医人”,
    牢牢记着一个“慈”字。
    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
    时时刻刻把住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闸门,
    处处事事将慈善的种子播撒在湘西的土地上,
    让它生根发芽、长出绿叶,
    绽放出姹紫嫣红的健康之花,
    让仁慈永驻在四省市边区各族人民脑海里。
    时钟在不停地运转,
    创新在不断地积淀。
    “州医人”坚定不移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钢铁意志铸就永恒的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医魂。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