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突破!我院完成湘西地区首例全脊髓血管造影
发布时间:2022-08-04 11:08
本文来源: 神经外二科
分享到:
近日,湘西州人民医院神经介入建设中心顺利完成首例全脊髓血管造影,实现了湘西州脊髓血管造影“0”到“1”的突破,标志我院神经介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39岁的患者石某因“双下肢麻木乏力加重1周伴膀胱功能障碍”入院。患者双下肢肌张力稍弱,腹股沟以下肢体感觉迟钝,因病因不明,先后完善磁共振、CT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收住入院后,神经外一科和神经外二科经科间会诊、讨论,决定行脊髓血管造影。
术中操作情况 经过术前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和全身情况,神经外二科团队在DSA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局麻下定位、穿刺、置鞘、超选造影,术毕拔管、拔鞘、加压包扎......台上术者们屏神静气、配合默契,历时3小时顺利完成全脊髓血管造影,造影证实患者系胸腰段硬脊膜下髓周动静脉瘘(II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患者全程清醒,术后病情平稳。
髓周动静脉瘘(PMAVFs)是一种罕见的脊髓血管病变,患者可产生脊髓压迫症状,病程进展7至9年可能出现截瘫,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来改善病情。经神经外二科全科讨论,下一步将在完善术前准备后对患者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
医疗技术惠及基层群众,医疗质量事关百姓健康。近年来,湘西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院长黄纯海为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神经介入技术、内镜技术等国际前沿微创技术,在治疗各种出血性、缺血性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同时,自入选国家卫健委首批神经介入建设中心以来,始终坚持以“清廉、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大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大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患者办实事。此次脊髓血管造影技术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补齐了湘西地区神经介入诊治的最后一块拼图,未来将运用该项技术全力服务、造福湘西及四省市边区患者。
39岁的患者石某因“双下肢麻木乏力加重1周伴膀胱功能障碍”入院。患者双下肢肌张力稍弱,腹股沟以下肢体感觉迟钝,因病因不明,先后完善磁共振、CT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收住入院后,神经外一科和神经外二科经科间会诊、讨论,决定行脊髓血管造影。
术中操作情况
髓周动静脉瘘(PMAVFs)是一种罕见的脊髓血管病变,患者可产生脊髓压迫症状,病程进展7至9年可能出现截瘫,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来改善病情。经神经外二科全科讨论,下一步将在完善术前准备后对患者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
患者MRI情况,红色箭头为病变
术中造影情况,红色箭头为病变
“脊髓血管造影用于诊断脊髓血管性疾病,如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瘤等,即使现在CT和MRI技术日趋先进,但脊髓血管造影目前仍是明确脊髓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据神经外二科主任朱英杰介绍:因脊髓血管造影操作复杂、难度大、风险高,一旦出现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后果,在全国范围内都较少实践,因此,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治工作此前一直未得到开展。此次脊髓血管造影的成功开展,为湘西地区的脊髓血管病患者早期发现和及时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标志着我院神经介入中心建设又获新突破。
术中造影情况,红色箭头为病变
医疗技术惠及基层群众,医疗质量事关百姓健康。近年来,湘西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院长黄纯海为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神经介入技术、内镜技术等国际前沿微创技术,在治疗各种出血性、缺血性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同时,自入选国家卫健委首批神经介入建设中心以来,始终坚持以“清廉、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大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大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患者办实事。此次脊髓血管造影技术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补齐了湘西地区神经介入诊治的最后一块拼图,未来将运用该项技术全力服务、造福湘西及四省市边区患者。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