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刀尖上的舞者--------记发展中的州医院普外科小儿外科

发布时间:2012-09-17 14:12 本文来源: 原 创

 

     如果说外科手术是医学的艺术,那么,小儿外科手术就是艺术中的艺术。小儿外科疾病的特点是疾病进展迅速,部分疾病有先天的解剖畸形基础,另外受小儿体型及其脏器体积较小的限制,操作视野狭小,这对小儿外科手术者的心理及生理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小儿手术注定是精益求精的微细操作。而今,随着对医疗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诸多小儿外科高、尖、精手术的大量开展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手术的复杂性及危险性也越来越大,小儿外科医师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刀尖上的舞者”。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外科就有这么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刀尖上起舞,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湘西这个边远山区医院竖起了一面大旗,将许多只能在国外或大型三甲医院开展的小儿手术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下,小儿麻醉及新生儿监护水平也再上台阶。尤其是近5年来,在杨文晓科主任带领下,普外科高度重视小儿外科的发展,以文勇医师为学科带头人,先后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广州中山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常年开展了先天性腹裂、脐膨出、甲状舌骨囊肿、十二指肠闭锁、环状胰腺、幽门肥厚、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道闭锁、先天胆管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肠重复畸形等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各种复杂肛瘘等诊治。常规开展急性肠套叠、嵌顿疝、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等各种小儿外科急腹症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通过反复研究,对一些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等的术前诊断和术后处理, 进行手术技术不断创新 减少和消灭其术后并发症 对肛门直肠畸形和一穴肛的功能性修复水平不断提高 对排便功能控制 排便功能训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为湘西及周边县市小儿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给老百姓节约了大量的就医成本,也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儿童腹胀便秘最常见的外科原因,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甚至死亡。通过数十年经验积累和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小儿外科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目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传统手术方法如Swenson、Duhamel和Soave术式损伤很大,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尤其显著。常常需要分期手术,腹部创伤大,一方面加重家属负担,另一方面对患儿造成心理、生理上的压力。我院小儿外科对新生儿及婴幼儿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采取单纯经肛手术(改良Soave术式),手术安全有效,具有数十例成功经验。
     家住吉首市的男性患儿石某某,5个月,反复解大便困难2月入院,起病后一直需要用“开塞露”协助排便,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父母对此一筹莫展,打听到我院能开展此病的根治性治疗,遂于2012年6月9日入我院。经过详细的术前准备,成功施行经肛“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腹胀消失,排便通畅,住院35天顺利出院。家住吉首大学的患儿高某某,3个月,出生在广东市,患有先天性巨结肠,慕名来到我院,经检查属高位长段型,术中探查见结肠脾区及横结肠左半明显扩张,直径约5cm,狭窄段位于降结肠,未见蠕动,行病变肠段切除、健康肠段端端吻合。术后患者4天即恢复正常排便功能。患儿带着病痛而来,经住院22天,家属带着满意而去……。
     环状胰腺(annluar pancreas)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病人有一带状胰腺组织环,部分或完全包绕十二指肠第一段或第二段,致使肠腔狭窄。当环状胰腺对肠管造成压迫时引起十二指肠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梗阻。 本病于1818年由Tiedemann首先在尸检中发现,1862年Ecker首先报道。迄今世界文献中仅有300余例报告。患儿石某某,吉首市马颈坳团结村人。2012年8月15日10时02分在吉首市人民医院出生,出生后即呕吐不止,呕吐黄色胆汁样物,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家属要求转入我院求治。行彩超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梗阻”,经积极术前准备及营养支持,患儿于2012年8月20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扩张,降部被环状胰腺包绕,遂取近端空肠与十二指肠球部做侧侧吻合。术后患儿第五天即恢复进食,无呕吐,满意出院。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和水肿引起的输出道梗阻。本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后2-4周内,瑞典的统计报道,每150名男婴中,有1个婴儿患该病;在每750名女婴中有1个患该病。病因尚不清楚。也是新生儿呕吐常见原因之一,开始是溢奶,以后逐渐加重,为喷射性呕吐,大多数吃奶不到半小时即有呕吐,吐物为带凝块的奶汁,少数可因胃粘膜出血带有咖啡样呕吐物,重者死亡。患儿彭某某,永顺县塔卧镇人,出生后12天即呕吐不止,出生时体重3.1公斤,入我院时体重降低到仅2.6公斤,极度消瘦,外观似“小老人”,入院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因经济原因,患儿家属起初不同意手术,在我院新生儿科保守治疗无效,经亲属等集体协商,2012年8月7日行“幽门肥厚括约肌切开术”,术后2天即今流质,术后4天康复出院。
     在小儿外科常见病如腹股沟疝的诊治方面,文医师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指导思想下,将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的技术进一步微创化,手术切口从2.0cm逐步缩小为1.0cm,甚至0.8cm,手术时间也从平均55分钟缩短为35分钟。患儿的术后复发率却从7.5%降低到3.25%,手术费用也相应降低,现已纳入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及单病种管理的范畴。
     问起从事这么多年小儿外科的辛酸苦辣,文勇副主任医师就说了这么一句朴实的话:“对自己的选择,我无怨无悔……”。是的,多年的小儿外科经历,也许他收获的不是鲜花和荣誉,更多的却是面对一张张病愈出院患儿的笑脸时那种成功的自我喜悦感。这正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在体现。
     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州人民医院普外科小儿外科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刀尖上的舞者--------记发展中的州医院普外科小儿外科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